东升镇的历史沿革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4-05-19
东升镇的沿革~

镇名源于1953年,东洋乡有个东升农业初级社,此名寓意该农业社旭日东升。解放初期属城厢区,1952年属焦山区(后改为第二区,驻地焦山河,下辖12个乡、1个镇)。1957年改为焦山、庄城2乡,直属县。1958年合并为东升公社,下辖6个管理区和八一农场,社址设焦山河。1961年改大公社为区,下辖7个公社、2个镇,区址设滑家垱南头的烽堆子。1974年撤区并社,将所属河口、天鹅凸两个大队划归小河公社,农场划归调关公社,其余属东升公社。1983年为东升区。1986年撤县设市时,分为滑家垱镇和焦山河乡。 1996年,滑家垱镇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屯子口、子童阁、凤山、土城垸、三家垸、庄家铺、陈家铺、长堤寺、毕家塘、滑家垱、梓楠堤、新堤口、王海、花鱼湖、两湖、毕家潭、鸭子湖、南河头、月亮湖、马船20个行政村和滑家当居委会;焦山河乡面积63.1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显忠庙、大杨树、走马岭、关路圻、歇马庙、八角岭、蒋家冲、董家剅、杨林、东升、三合垸、余家棚、新港口、鸭堰桥14个行政村和焦山河居委会。1997年滑家垱镇更名为东升镇。2004年,撤销焦山河乡,并入东升镇,镇政府驻东升,人口60451人,面积173.1平方千米,辖滑家垱1个居委会和屯子山、童子岗、凤山、土城垸、三家垸、庄家铺、陈家铺、长堤寺、毕家塘、梓南堤、新堤口、王海、花鱼湖、两湖、黄家潭、鸭子湖、南河头、月亮湖、马船、显忠庙、大杨树、走马岭、关路圻、歇马庙、八角岭、蒋家冲、董家剅、杨林、东升、三合垸、余家棚、新港、鸭堰桥33个行政村。2005年,人口62620人,辖滑家垱、焦山河、平安3个居委会和东升、屯子山等33个行政村。【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1081106:~001 122滑家垱居委会 ~002 121平安居委会 ~003 123焦山河居委会 ~200 220屯子山村 ~201 220童子岗村 ~202 220凤山村 ~203 220土城垸村 ~204 220三家垸村 ~205 220庄家铺村 ~206 220陈家铺村 ~207 220长堤寺村 ~208 220毕家塘村 ~209 122梓楠堤村 ~210 122新堤口村 ~211 220王海村 ~212 220花鱼湖村 ~213 220两湖村 ~214 220黄家潭村 ~215 220鸭子湖村 ~216 220南河头村 ~217 220月亮湖村 ~218 220马船村 ~219 220显忠庙村 ~220 220大杨树村 ~221 220走马岭村 ~222 220关路圻村 ~223 220歇马庙村 ~224 220八角岭村 ~225 220蒋家冲村 ~226 220董家剅村 ~227 220杨林村 ~228 220东升村 ~229 220三合垸村 ~230 220余家棚村 ~231 220新港口村 ~232 220鸭堰桥村 ~501 220鸭子湖渔场 ~502 220国营种畜场 ~504 220上津湖渔场 ~505 220胭脂湖渔场

小榄古为珠江口古海湾的几个小岛屿,秦、汉间,大榄、小榄隶属南海郡,隋、唐时属南海县,宋代仍属南海县治,称永宁乡潮居里,为濒海要区,因小山丘形似橄榄而得名。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由南海县划入的永宁乡潮居里改称宁安乡(含大榄、小榄)。宋末,香山寨从濠潭迁往县北大榄村侧后,中原人南迁,南宋咸淳年间,由南雄珠玑巷逃离南来者,骤然增多,人口繁衍,才编立图籍。 元代(1279-1368年)习宋制,地域名称不变。 大榄、小榄以一河相隔,明洪武年间香山司巡检陈忠,在任期间于河上建双美桥(俗称“拱桥”)相连。明洪武十四年,由乡改设坊都,宁安乡的大榄、小榄分立而统名大榄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大、小两榄有18卫所军队进驻屯田,垦荒种植,逐渐扩大耕地面积。随着沧桑易貌、人口繁衍,居民逐渐迁居小榄,形成圩市。 清康熙三至八年(1664-1669年)实行海禁迁界,大榄都于康熙三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开始大迁徙,是有史以来一场大灾难。复界后仍称大榄都,人们迁回原地恢复生产和生活。清雍正三年(1725年),香山司辖大榄都、古镇(时属黄旗都)、海洲政务。清乾隆初年(1736年),古镇划入大榄都辖。清嘉庆七年(1802年),大榄都的大榄、小榄两村又称榄乡。清道光七年(1827年),古镇复属黄旗都;大榄都改名为榄都。清光绪元年(1875年),古镇、曹步两乡并入大榄都图。清光绪六年,改都为镇,榄都称为榄镇(小榄部分称榄乡)。榄乡山明水秀,景色别致,有“榄山”、“榄溪”雅号,又因小榄人爱菊,俗称“小柴桑”。 清宣统二年(1910年),榄镇改为香山县属第三区,全区分十三段,总面积259.08平方公里。 辛亥革命至中华民国初期(1912-1915年),“乡约”改称“公局”(又称公约),仍实行自治,大榄、小榄境内划为东、南、西、北、中五区, 并统以西海十八沙、东南西北香灯沙及村心沙。 民国十二年(1923年),香山县三区的榄乡沿称小榄镇,为区辖下的乡镇,为建制镇之始,镇务工作由“公局”人员主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中山县政府先后撤销6个区建制,把全县缩编为67个乡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撤销中山县第三区区署,由县派出指导员指导乡镇工作。 1949年11月,中山县人民政府设置区建制,仍称第三区,辖1镇13乡,并废保甲制,镇内称坊,区内称乡、材。1950年6月,小榄镇成立临时政务委员会(9月称人民政务委员会)。 1951年6月,人民政务委员会结束,成立乡级小榄镇人民政府。 1952年7月,三区分为上下两区。上三区府驻古镇,政府在六坊苏家祠。下三区府驻小榄镇原中心国民学校(似稽、秀峰两间李氏祠堂)。8月,配合农村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中山县小榄镇城乡联络委员会。 1952年11月,小榄镇升格为区级镇,镇政府驻地在半农李公祠与和风书院(1956年改建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 1959-1960年,小榄镇范围辖至小榄公社东区钢铁营和北区乡沙口村。1959年6月,小榄镇管理区(营)又改称镇人民公社社务委员会(又称管理委员会),撤销营、连、排、班军事化建制。 1960年2月1日,将镇郊生产大队和园林管理处合并,成立菊城农场。1966年,改称红卫农场;1968年,重新复名菊城农场;1974年,易名小榄镇农场。 1966年6月,小榄人民公社和小榄镇人民公社,分别称生产临时委员会(生产临时领导小组);1967年5月,又分别称“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简称“抓促”);1968年2月,小榄公社、小榄镇公社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 1973年7月,按县革委会文件精神,小榄各大队、城镇街道所改名称全面恢复原来名称。 1986年12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撤销区公所设置镇(街)建制的批复》保留小榄镇,将原小榄区析出高沙、裕民、同乐、兆隆、益隆、东升、新成、永胜等8个乡成立鸡笼镇(1987年3月改为东升镇)。余下的永宁、九洲基、东区、西区、北区、福兴、沙口、竹源、埒东、联东、宝丰、埒西一、埒西二、绩东一、绩东二、绩西等16个乡划归小榄镇管辖,成立新的小榄镇。1987年1月1日合署办公。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在南宋时期分属宁安乡、德庆乡海域。
元代在磨刀门水道以东,小榄水道以西较早淤积成多个沙丘。其中高沙、乌沙、白鲤沙、太平沙、庵沙、观音沙属西海十八沙;坦背沙、草塘属东海十六沙。
明朝初期,高的沙丘一带已成为军籍人开垦区(当地人称为军屯田),随后当地人在四周围成沙丘的地方再开垦(当地人称为民屯田)。
清代中期大量围垦,分属大榄都和龙眼都,清末分属榄镇和隆镇。宣统二年(1910年),改镇为区,全县设9个区,榄镇改为第三区。东升(坦背)镇地域属第三区(其中观栏村属第二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第三区改为西海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复称第三区。东升(坦背)镇仍属第三区。
1949年冬起,建立新的区、乡制,到1951年1月,中山县设1个区级镇和11个区,下辖96个乡(乡级镇)。东升(坦背)镇属第三区复兴乡和民生乡。
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后,中山县分出石岐市和珠海市,全县设立3个区级镇,15个区,原第三区的上三区、下三区改称第十一、十三区。白鲤、观栏、太平、坦背、草塘5个乡属第十一区。高沙、乌沙、鸡笼3个乡属第十三区。
1986年12月,中山市区设8个办事处,市郊设24个镇和1个管理区办事处。小榄区分出东升片8个乡,成立鸡笼镇(1987年10月,更名为东升镇)。
1998年12月,撤销坦背镇行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东升镇。坦背镇并入东升镇后,管辖原东升镇的高沙等8个村委会和东升居委会及原坦背镇的坦背等10个村委会和坦背居委会,新的东升镇人民政府驻地东港大道2号。




相关问答:

#19395438951#:东升镇属于中山市哪个区
寿须莎: 答:东升镇在中山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镇工业发达,以家电、五金、家具等产业为主导,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同时,东升镇还注重文化建设,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社会治理方面,东升镇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

#19395438951#:东升镇美食最出名的是什么
寿须莎: 答:人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同时还能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总之,东升镇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无论是粤菜还是小吃,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这里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展示了东升镇的历史和文化。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美食,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19395438951#:中山有哪些适合游客打卡的城市露营地?
寿须莎: 答:中山市东升镇露营地:东升镇是中山市的一个古镇,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在东升镇的露营地,游客可以搭建帐篷、体验农耕生活,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中山市黄圃镇露营地:黄圃镇是中山市的一个农业重镇,这里有许多农田和果园。在黄圃镇的...

#19395438951#:中山市的历史
寿须莎: 答:沿革 1995年,辖9街道24镇:中山港街道、中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郊区街道、环城区街道、岐江区街道、莲峰区街道、烟墩区街道、三乡镇、三角镇、大涌镇、小榄镇、五桂山镇、古镇镇、东凤镇、东升镇、民众镇、沙朗镇、沙溪镇、坦洲镇、坦背镇、板芙镇、阜沙镇、南头镇、南朗镇、神湾镇、浪网镇、黄圃镇、...

#19395438951#:是不是有个地方叫“双流”?在哪?
寿须莎: 答:双流县辖4个街道、21个镇:东升街道(东升镇)、西航港街道、华阳街道(华阳镇)、中和街道、太平镇、永兴镇、籍田镇、正兴镇、彭镇、大林镇、煎茶镇、黄龙溪镇、永安镇、九江镇、黄水镇、金桥镇、黄甲镇、公兴镇、胜利镇、新兴镇、兴隆镇、万安镇、白沙镇、三星镇、合江镇。 双流县历史沿革 双流县始建于公元前31...

#19395438951#:中山有什么山清水秀的好去处推荐?
寿须莎: 答:3. 中山市石岐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区,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石板街上,欣赏古老的建筑风格,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4. 中山市东升镇: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镇,被誉为“广东的江南”。这里有广阔的田野和清澈的河流,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此外...

#19395438951#:中山脆肉鲩属于哪儿的特产
寿须莎: 答:与此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东升镇脆肉鲩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20多个城市及港澳地区和南美部分国家。在东升镇仅脆肉鲩养殖产业一项,就使农民一年增收超过2亿元,脆肉鲩已真正成为东升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拳头产品和富民支柱产业之一。.养殖历史中山发展脆肉鲩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19395438951#:中山有哪些镇?(全部)
寿须莎: 答:历史沿革 1949年后,先后属珠江、粤中、佛山地区。1951年1月,中山县设置1个区级镇(石岐镇)、11个区。1953年3月改设17个区、3个区级镇。同年6月,中山县分出珠海县后,全县设15个区,3个区级镇。1953年3月12日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9...

#19395438951#:脆肉鲩的养殖历史
寿须莎: 答:中山发展脆肉鲩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73年,中山人便在长江水库利用水泥池、采取循环水饲养方式,成功培育出了肉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的一种鲩鱼,后称脆肉鲩。20世纪80年代初,东升镇在中山率先采用池塘试养脆肉鲩,经过20多年摸索、实践和积累,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亩产...

#19395438951#:石首市有多少乡镇
寿须莎: 答:截至2019年6月,石首市有12个乡镇,其中有1个乡和11个镇。1个乡为:久合垸乡;11个镇分别为:新厂镇、横沟市镇、小河口镇、桃花山镇、调关镇、东升镇、高基庙镇、南口镇、高陵镇、团山寺镇、大垸镇。1986年,石首撤县建市,版土面积1427平方公里,辖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白鳍豚保护区...